秀洲區“兩化一標”打造建筑垃圾行業智治新模式
發布日期: 2022- 09- 23 09: 23 瀏覽次數:

 秀洲區聚焦建筑垃圾閉環治理、循環利用,通過市場化、惠民化的方式推動構建筑垃圾產生、存放、運輸、處置等全過程標準化數字管理模式,實現建筑垃圾源頭產生一圖統覽、運輸過程一網統管、末端處置一觸及達、監管執法一體聯動。截至目前,應用已接入全市1270個小區的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43建筑垃圾中轉站、15再生利用處置中心、1598個建筑工地、248家運輸企業及旗下3972余輛運輸車。相關做法被《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今日浙江》等省級以上媒體刊載,《秀洲區“兩化一標”打造建筑垃圾行業智治新模式》案例,入選今年上半年嘉興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

 一是市場化運作,搭建消納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全面整合農經、國土、規劃、住建等多部門土地使用信息、在建工地信息等,創新建設動態消納場數據庫,摸清全市渣土存量底數。在“浙里辦”上線“渣土磋商”模塊,建設方、施工方均可運用“供需地圖”在線發布供需土點位、方量信息,意向雙方可自行聯系磋商,同時通過“一鍵流轉”功能,提高建筑垃圾跨區域平衡處置效率,降低運輸處置成本。截至目前,應用上線以來已動態共享消納場257處,處置效率提高60%,運輸成本降低25%。

 二是惠民化服務,打造建筑垃圾再生機制。通過政府統、規范運模式,由國資統一上門清運,處置費用全免,讓群眾既省時省力又省錢。在秀洲區首批90個小區內設置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每個點位配套安裝2路物聯感知設備,實時監控臨時堆放點滿溢情況、車輛運輸情況等。依托物業包干管理制度,由物業公司統一管理臨時堆放點,通過“一鍵叫車”申報清運,運輸公司即時上門清運至中轉站,后由國資統一運至處置中心,進行再生利用。2022秀洲區再生利用處置中心處置建筑垃圾16.6萬噸,為群眾節免費用1390余萬元,整體資源化利用率為95%。

 三是重塑標準,探索非現場閉環執法模式。利用綜合執法部門“智慧城管”監控探頭及公安卡口監控數據,通過車牌識別、傾倒反查、電子圍欄、多次往返識別等算法,對未經審批、未按規定路線行駛、車廂未密閉等行為進行預警研判。通過制定“綜合查一次”清單,重塑多跨執法流程,使移動執法直達手機端,同時將違規但不足以違法事件納入企業、車輛誠信體系,營造守信得益、失信受限的法治營商環境。應用上線以來共查處相關案件36起,案件辦理速度提升20%,執法力量投入減少70%。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