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秀洲 > 秀洲概況 > 秀洲旅游

    秀洲旅游 



    秀洲區以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為目標,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助力“品質秀洲”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區有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國家3A級景區5個、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3A級景區村莊8個、省級4A級景區鎮2個、省級3A級景區鎮2個、首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鎮2個、省級休閑旅游示范村4個。





      




    曝書亭(朱彝尊故居)位于王店鎮廣平路南端,占地6500平方米,是清初著名學者朱彝尊故居。園林原名竹垞,曝書亭原是竹垞內的一座建筑物,因朱彝尊著作《曝書亭集》稱名于世,后人遂以曝書亭作為園林名。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共經歷過11次修葺,現在保存的園林格局由清嘉慶元年(1796年)浙江學政阮元主持重修。園林內有曝書亭、水軒、荷池、曲橋、娛老軒、潛采堂、六峰亭等景觀,其中曝書亭最負盛名,領諸景之冠,提挈全園,為視覺焦點。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精通經史,曾參加《明史》的纂修工作,工詩詞,為浙西詞派創始人。





    長虹橋位于王江涇鎮東,橫跨古運河,是嘉興最大的石拱橋,也是大運河上罕見的三孔實腹石拱大橋,氣勢宏偉,形似長虹。長虹橋建于明萬歷三十九年至天啟元年(1611-1621),由嘉興知府吳國仕倡議修建。 

    長虹橋造型優美壯觀,為歷代文人稱頌,留有虹影臥澄波,登高供遠矚,南浮越水白,北接吳山綠等詩句。乾隆下江南時,此橋曾為接駕處。 

    長虹橋于19978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秀洲大運河長虹橋段遺產點作為中國大運河項目內容之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不僅意味著嘉興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誕生,也意味著秀洲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誕生。 


      


    潘家浜村位于新塍鎮南部,先后榮獲浙江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首批休閑旅游示范村稱號。潘家浜村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千年梓樹、百年櫸樹、宋代古井以及清代李潮生故居、唐家私塾和老知青館等歷史遺跡。村內建有桑蠶博物館、主題公園、親子游玩區、拓展訓練基地、燒烤野炊和田園觀光區等,是一個集度假休閑、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精品景點。


      



    新塍綠道全長12.3公里,以學繡塔為起點,以新塍古鎮為終點。2017年正式入選浙江最美綠道,成為全省十條最美郊野型綠道之一。新塍綠道連接起了京杭運河與嘉興的母親河新塍塘,連接起了嘉興市區與千年古鎮新塍鎮,成為一條連接運河文化與古鎮文化的紐帶。新塍綠道擁有百畝花海、親水棧道、萬畝良田、原生片林,漫步在綠道中,沿途既能盡收原生態的郊野風光,終點更能享江南風情、品小鎮美味。




        

       蓮泗蕩風景區位于王江涇鎮蓮泗蕩北岸,系國家3A級旅游景

    區,水域面積達600畝,景區占地面積146畝,由劉王廟(劉王殿、

    劉承忠紀念館)、劉公塔(圓通殿、舅公祠)和蓮泗蕩公園三處主

    要景點組成。蓮泗蕩風景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網船會

    舉辦地。每年的除夕、清明、中秋前后,江浙滬一帶漁民、船民數

    萬人,紛紛駕船前來,船只匯集蕩面,不下數千艘,蔚為壯觀,是

    國內罕見的水上廟會。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